臺灣話

臺灣話(白話字:Tâi-oân-ōe;臺羅:Tâi-uân-uē)通稱臺語(Tâi-gí/Tâi-gú)、臺灣閩南語(Tâi-uânBân-lâm-gí)或臺灣台語,是源自閩南語泉漳片、通行於臺灣及澎湖 ...

臺灣話

  「臺語」重新導向至此。關於其他用法,請見「臺語 (消歧義)」。 台語座右銘(字幕內白色為台文,黃色為標準漢語)

臺灣話(白話字:Tâi-oân-ōe;臺羅:Tâi-uân-uē),通稱臺語(Tâi-gí / Tâi-gú),又稱為臺灣台語[7]或臺灣閩南語(Tâi-uân Bân-lâm-gí),是源自閩南語泉漳片、通行於臺灣及澎湖群島的語言,為閩南裔臺灣人的母語,現並為中華民國國家語言之一。起源為荷治時期由荷蘭當局召募至台灣開墾的福建移民,以及伴隨著1661年明代末期鄭成功率領泉漳鄉親軍隊自同安縣之金門渡海出兵征服大員而傳播至台灣,且自此始接連被明鄭與清治台灣政府視為教育語言。其後之日治時代則命名為臺灣語(日語:台湾語),以同安話或廈門話為標準音,官方並授權或主編出版了許多與日語對譯之作品[a]。相對於閩南語發源地福建,台灣話主要特點是有日語借詞,且整體而言聲調相當統一,與福建之同安話聲調相近[8],而「偏泉」、「偏漳」主要是表現在個別韻母[9]。

自17世紀中葉起,特別是在渡臺禁令解除後,由於大量的閩南地區和粵東地區的移民入居臺灣,使得其中來自於福建泉州府和漳州府的閩南民系移民的母語,伴隨著居住領域的擴張而擴散至臺灣各地,形成今日所知的臺灣話,並成為臺灣全境的通用語之一。儘管在日治及戰後時期,官方先後推行日語與中華民國國語(華語),臺灣話在現今的臺灣依然普遍可聞。根據2009年《臺灣年鑑》,臺灣民眾約有73%能夠說臺灣話[10]。戰後初期,小學是可以使用臺灣話來教授漢文的,不過在歷經國語政策後,華語成為臺灣教育體制中絕對性的教學語言,並且由於書寫上存有多種標準,導致臺灣話面臨傳承危機。

名稱

「臺語」一詞於1849年臺灣府儒學訓導劉家謀的著作已使用。[11]「臺灣話」一詞則在直隸總督李鴻章於1874年的信函中可以見到。[12][13]1934年臺灣總督府所實施的全臺灣戶籍調查中,福佬系臺灣人口占臺灣常住人口的8成,因此將在台灣人口數量佔絕對多數族群的母語正式定名「台灣語」。[14]

而「閩南語」一詞最早出現於1935年...

相關分類資訊

內政部【Outline of the Ministry of the Interior Republic of China(Taiwan). 2021 / edited by Department of St】出版書本詳細資訊-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以下是內政部【OutlineoftheMinistryoftheInteriorRepublicofChina(Taiwan).2021/editedbyDepartmentofSt】書本詳細資訊,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