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慢活綠色交通:回歸人本交通的探討

2017年10月6日—幾十年來走訪世界各地,尤其在歐洲,觀察到眾多的歷史古城,共同得到一個現象,就是以人為根本-所謂人本交通在當地的落實且內化到生活中,產生出來的一種 ...

古都慢活綠色交通:回歸人本交通的探討

圖 / 文:郭恆安

我們都耳熟能詳的《木蘭詞》中,有一段詞句:「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韀,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木蘭在從軍前,到城市的東南西北逛了四座市場,採購必備用品,才能準備出征。簡單的ㄧ個詞句,我們卻可探討其中衍生的生活行為,當時的市場是否分佈在城市的不同角落?市街的景象如何?木蘭又如何移動?

千百年前的古詩,喚起我們對古代都市生活的想像,用現代都市生活的角度來看,這詞句點出了都市居民的生活與交通日常需求,從古至今皆如此。

交通是因應生活種種而衍生的需求,隨著都市的發展,而對應出多樣化的運輸模式,若將木蘭這段故事背景搬到台南府城,這座台灣最古老的城市,同樣孕育從先民至今上百年生活文化,城內各坊的市集分佈,車人走獸的往來,也一定有脈絡傳承,巧妙的,在城市的東西南北也各有一座市場。對照台南舊城內相對應的東、西、南、北市(*註),若你是今日的木蘭,要在一天內,走遍這四座市場各採買一樣東西,你會想到運用哪些交通方式呢?

也許有人說開車,也許騎車,也許自行車、搭公車等,但請閉上眼睛想像,若時光回到最古早,兩、三百年前的府城,那麼交通方式又是如何呢?對於住在府城里坊內跟城外鄉間的人來說,交通方式選擇有何不同呢?而隨著城市的演變,時光拉近到日本時代的1930年代,假設當時台南市區已鋪設路面電車,出門購物所衍伸出的交通方式又會多了哪些呢?

圖一、歐洲舊城徒步區內的市場 (作者攝)

最早的一日生活圈的移動方式- 步行

古老的城市,最早的一日生活圈的移動方式,多以步行、人力、獸力為主,也因此形塑城市的紋理與生活需求分佈。幾十年來走訪世界各地,尤其在歐洲,觀察到眾多的歷史古城,共同得到一個現象,就是以人為根本- 所謂人本交通在當地的落實且內化到生活中,產生出來的一種城市慢活態度。這些歷史古城不論現今發展成幾百萬人口的大城市,或仍是數十萬的小城,在市區內都存在著一座有生活底蘊與氛圍的舊城(如克羅埃西亞札格雷弗舊城徒步區內市場- 圖一)。這些舊城有的極力爭取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而完整保存,有的則藉由舊城...

相關分類資訊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事故型態導向之路口交通工程設計範例參考手冊】出版書本詳細資訊-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以下是交通部運輸研究所【事故型態導向之路口交通工程設計範例參考手冊】書本詳細資訊,包含書本標題、出版商、作者、出版日...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事故型態導向之路口交通工程設計範例之研究】出版書本詳細資訊-適用對象:

以下是交通部運輸研究所【事故型態導向之路口交通工程設計範例之研究】書本詳細資訊,包含書本標題、出版商、作者、出版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