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藝術不再是視覺而是體感。談國美館展覽《所在

2021年10月11日—這次在台中國美館《所在—境與物的前衛藝術1980-2021》將40年間的台灣當代藝術梳理策展呈現,更讓大眾能體驗藝術更多元性的樣貌。『所』為空間、『在』即 ...

當代藝術不再是視覺而是體感。談國美館展覽《所在

*攝影相片皆為展場翻拍

到美術館看展,你的預期會是什麼?

是古典的油畫、東洋的膠彩、還是龐大的雕塑作品?

近期將結束的的 國美館 《所在—境與物的前衛藝術1980-2021》則是突破對於傳統繪畫藝術的概念。

對於當代藝術的認知,最知名的莫過於神秘的塗鴉畫家Banksy 的作品「氣球女孩」(Girl With Balloon),由於藝術家不想讓畫作淪為高價的拍賣品,在拍賣會成交的當下,啟動畫框內的碎紙機,將作品自我毀滅。

善於諷刺資本主義的Banksy 並於當下引用畢卡索的名言:

「The urge to destroy is also a creative urge」(摧毀的衝動也是一種創造的衝動)。

在拍賣現場呈現的破壞行為也是一種藝術表現,並間接諷刺拍賣市場高價哄抬炒作的資本模式。另外被破壞了是否能有其價值?也是令人深思。

這次在台中國美館《所在—境與物的前衛藝術1980-2021》將40年間的台灣當代藝術梳理策展呈現,更讓大眾能體驗藝術更多元性的樣貌。『所』為空間、『在』即存在。在藝術作品中,重新去定義當代生活與藝術的關係。

節錄筆者自己喜歡的幾個作品,與你分享當代藝術的趣味之處。

重新定義一個空間,卻是無始無終。

關於林壽宇

林壽宇的作品視覺極簡,卻能維持構圖的平衡感與舒適。而藝術家看的視角往往經過轉譯抽離。

這件〈無始無終〉為1984年春之藝廊展出的重製品,由點、線、面,構築出一個三維的立方體空間。黑白灰的極簡元素,傳達出空的概念。

使用「白色」跨越了「黑色」筆者解讀成一種哲學概念。

人類的視覺是由色光呈現,當所有波長的可見光進入你的眼睛後,構築出一個視覺世界。而黑色則是將所有的色光吸收的物體,甚至可以演繹成最初的宇宙是空無的狀況,白色則在這空間裡畫出了一個...

相關分類資訊

國立臺灣美術館【所在—境與物的前衛藝術1980-2021】出版書本詳細資訊-適用對象:成人(業餘消遺)

以下是國立臺灣美術館【所在—境與物的前衛藝術1980-2021】書本詳細資訊,包含書本標題、出版商、作者、出版日期、歸類、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