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8日—台灣酒歷史學家范雅鈞說,一路尋脈向上找尋吉野1號文化歷史背景的她表示,古今中外「酒」的存在象徵著地域富饒程度,吉野1號最早是由日本菊池郡的移民青木 ...
台灣釀酒原料多元,從水果到食用米都能拿來釀酒,但若真要探究是否有如清酒大國日本定義最適合釀酒的米種,曾接受日本殖民的台灣,就留下了這走過百年歷史來自日本的稻種,源自背靠山、前近太平洋,位於花蓮北方吉野鄉的「吉野1號米」。從最早的史料記載上來看,日治時代的1915年,它的地位在當時可是被稱之為「天皇米」,是當時花蓮港廳獻穀田的指定稻種、也是釀造高級清酒的最適酒造米,近年來追尋「吉野1號米」的步伐越踩越深,不僅復育,更吹起一股飄著米香的釀酒風氣。
唯一走過百年,現今仍持續種植的吉野1號米「日本移民來台,在地馴化吉野1號米來種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秘書宣大平談起吉野1號米來台的故事,吉安鄉原址是日本移民村,不管是耆老或是當地人都聽說過日治時期曾留下「天皇米」,是相當珍貴的米種,「價錢很高,也不好買,是高級的米。」宣大平談笑說,吉野1號米不只在花蓮種植成功,與日本在地種植出來的品質沒有太大差異,米質軟Q,脫離日治時期後這種米仍舊被視為是體面的高級送禮選擇,但此時吉野1號都還是做為食用米,而非釀酒用的酒造米使用。
「食有餘,則釀酒。」台灣酒歷史學家范雅鈞說,一路尋脈向上找尋吉野1號文化歷史背景的她表示,古今中外「酒」的存在象徵著地域富饒程度,吉野1號最早是由日本菊池郡的移民青木繁帶來花蓮種植,台灣作為日本國的殖民地,當時也需要遵循日本傳統的稻米收穫儀式,當時的花蓮港廳輪值到宮中獻穀,獻上吉野1號米,此後在1930至1942年間,台灣專賣局特別採購用以釀造台灣在地頂級清酒。當時為了要釀清酒,不惜要把米從花蓮先坐船搭火車,一路運到台中酒廠去釀製。
走過80年專賣制,正準備甦醒的台灣在地釀酒意識談到復育吉野1號米,台灣首位取得法國葡萄酒釀造技師執照的釀酒師、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餐飲管理系副教授陳千浩,也遠赴日本鹿兒島學習釀清酒的技藝,回國後便開追尋屬於台灣的釀酒歷史,藉由花蓮農業改良場牽線,才有機會在花蓮這塊土地重新種植這米種。
「這個米不好種,沒有多少農民願意種植。」宣大平解釋,吉野1號米產量低、稻梗高容易倒伏,以最現實的經濟收益來說並不會勸說農民要大...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吉野1號米】出版書本詳細資訊-適用對象:成人(業餘消遺)
以下是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吉野1號米】書本詳細資訊,包含書本標題、出版商、作者、出版日期、歸類、摘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