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音樂

台灣音樂

臺灣音樂(排灣語:senay;臺灣閩南語:im-gak;臺灣客家語:imˊ ngok;布農語:huzas;太魯閣語:uyas;鄒語:pasunaeno;卡那卡那富:paracani;達悟語:kapianoanood;賽夏語:kapa:tol)是指由臺灣所孕育或產製的音樂。臺灣的音樂範疇之廣,風格具有多元、豐富的特色;隨著不同的族裔語系與時空背景,產生出獨具臺灣鄉土情感、民族性格與時代精神的音樂系統[1]。

臺灣音樂依歷史脈絡可概分為傳統音樂與流行音樂,傳統音樂包括民歌、歌舞、器樂、曲藝、說唱、唸歌仔、聖樂、十三腔樂、南管(郎君樂)、北管(亂彈)、國樂與民謠等[2]。流行音樂是指受近現代的世界音樂風格影響的現代流行音樂。臺灣的流行音樂有國語流行樂、臺語流行樂、客語流行樂與現代原住民音樂。其中,臺灣國語流行歌又是華語流行音樂的主要構成部份之一[3]。

臺灣原住民族音樂 [编辑]

是每年秋祭時,祭祀大成至聖先師孔子公的儀式中,所演奏的音樂。古代又被稱為「雅樂」,是一種宮廷音樂[4][5]。現行的祭孔雅樂存在清制(清光緒十七年)[6][7]與明制(民國六十七年復制)[8]兩種樂制並存並行,形成臺灣特有的文廟釋奠雅樂系統。

《大成樂章》又名《大晟樂》,其演奏速度較緩,風格莊嚴肅穆。目前除台南文廟外,全國均採用民國67年復制的明制《大成樂章》,其中以台北文廟最具代表性[9]。大成樂章前身為十一世紀宋王朝的《大晟樂》,明代時整編成《大成釋奠樂譜》。

全國僅台南文廟仍尊行《雅樂十三音》,又名《聖樂》。其發源自古府城禮樂局(今以成書院)[10]。《雅樂十三音》演奏速度較輕快、舒暢,是目前臺灣保存、演奏歷史最悠久的雅正之樂[7]。臺南的《大成至聖先師釋奠典禮》已列入國家文化資產民俗及有關文物[11][12]。

臺灣原住民族對於音樂的普遍概念為「歌唱」,樂器是整體音樂中的次角色。

在荷蘭和西班牙治理下的17世紀台灣,便有部分的傳教士開始了最早的音樂教育。當時荷蘭與西班牙分治台灣南北,歐洲傳教士也隨行來台,...

相關分類資訊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110年資深音樂人口述歷史影音紀錄】出版書本詳細資訊-適用對象:青少年;成人(學術性);成人(業餘消遺)

以下是臺北市政府文化局【110年資深音樂人口述歷史影音紀錄】書本詳細資訊,包含書本標題、出版商、作者、出版日期、歸類、...

國立政治大學【1930年代之中國】出版書本詳細資訊-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成人(業餘消遺)

以下是國立政治大學【1930年代之中國】書本詳細資訊,包含書本標題、出版商、作者、出版日期、歸類、摘要等:書本標題: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