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以為在」:是指一種在自我循環論證迴圈裡,以藝術表達抒情傳統中的身體感為中心;在表現性的抒情傳統在創作衝動的興發中,藉由不同材料的表達,進行人的生活世界建置, ...
序延續「衝動」作為創作心理動力源的論述主張(非普世的),本篇由諸多相關文本的拾遺、拼裝組構成此次展覽的創作論述——創作心理的分析說明,以文件的式樣作為作品整體的一部分。
在當代藝術場景中,造形藝術的美學傳統逐漸脫離現代主義時期的意識形態、或論述,原來單純的抒情、寫意逐漸在相關論述的發展中同一化,其作為藝術性的原創活力逐漸遞減,形成當代論述場景中的「弱勢」一環;在資訊流布密集的今日社會,我們已經可以在不同的平台媒介上「看」到造形藝術歷史上的經典作品,並據以評論當代「單純延續」現代主義時期意識形態(框架)的抒情、寫意造形的創作已無力生產更多關於時代精神的、原現代主義前衛精神預期的藝術性可能;而大量影像數位化為社群平台影像語調的時尚展現,逐漸遠離現代主義時期的身體感對於物質性的哲學思維(意指那些對我這個身體被教養成的藝術性意識形態建置機制、或信念)。
於此以自身作為創作心理取樣的展示對象,一個以圖像把握世界的衝動作為創作心理動力源的心理機紵,對於具身體感的表現性抒情傳統(以下簡以抒情傳統表示)的價值——於修養、規律的「氣」文化底蘊完成「人格」的藝術創作主張與價值仍存的信念下,對於如何擴展創作心理較微細的部分,如何面對造形藝術歷史經典在當下的景況,與如何仍有其當代性表達可能的分析與探究等等的質問。
從單純源自對自然的感物,對人體形貌、社會人際關係、權力階序、人情義理等等,對於他者個體的感知判斷或直觀,所生成之同理直觀身體感,藉由棋盤方格、同心圓形、類曼陀羅構圖等基底格式,以樹的抽象造形、拼貼、拼裝連幅的敘事劇場,延展出身體直覺對於周身環境感知的式樣;同時藉由這一支線的創作系列(IKSPRES系列,見圖版7-16),去趨近前述抒情傳統中直觀的視覺表達語系——以「人」的完成為依歸的體系、去把握當下身體感知剎那的世界圖像、關於那瞬間感知「以為」整全的切片。
這些「作品」並非僅是作為單純直接陳述外在物象的描摹,或許更像是文件,一種揣摩「非思」的語言符號鍛鍊遺物,逐步離開對作品物件自律性自足的單一期待、或信念;同時在多元地下莖世界的景況中,以這樣的取樣格式——雖然僅限於我做為單一個體的侷限取樣,但透過這...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自以為在:衝動──創作心理動力 第二部】出版書本詳細資訊-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以下是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自以為在:衝動──創作心理動力第二部】書本詳細資訊,包含書本標題、出版商、作者、出版日期、歸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