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豆等作物,每畝施矽鈣肥30-40公斤,可避免玉米螟、豆莢螟危害。取20公斤草木灰,用80公斤水浸泡一晝夜,取濾液噴灑,可有效地防治蚜蟲。使用尿素、碳酸氫銨 ...
簡丹 發表於 2010/05/21
玉米螟 (Asian corn borer) 學名:Ostrinia furnacalis (Guenée)生態習性: 玉米螟在台灣北部地區一年可發生3~4代,南部地區一年約發生7~8代,一代所需期間23~166日,卵期3~8日,幼蟲期13~134日,前蛹期1~2日,蛹期4~30日。南部地區由於玉米(超甜玉米)周年栽培不斷,因此玉米螟整年可找到寄主,在南部地區其族群也隨之周年發生,唯受到氣候影響,其族群密度有季節性消長,每年三月下旬後玉米螟漸次發生至六月上、中旬達高峰,此期間其發生量少,但9月中旬雨季過後,田間玉米栽培面積漸增,玉米螟族群密度又逐漸回升,11月後其族群密度又隨氣溫下降而減少。
形態:
卵: 扁平橢圓形,初呈乳白色,後為淡黃色,孵化前暗褐色。卵塊魚鱗狀,不規則長方形,每塊有33~104粒。
幼蟲: 初孵化的幼蟲乳白色,後變為灰黃色或淡褐色,背線暗褐色,各體節上長有4~6根剛毛,均生長在灰褐色小毛瘤上。成長幼蟲體長20~30公厘。
蛹: 背面暗褐,腹面黃褐色,臀棘黑褐色,頂端有5~8根向上彎曲之鈎刺一組。
成蟲: 雄蛾黃褐色,前翅外帶暗褐色,內橫線暗褐色,呈波狀,外橫線暗褐色,呈鋸齒狀,中室中央及端部各具褐色斑一個。後翅灰黃色,中央具一褐色帶,外緣線呈鋸齒狀與前翅外緣線相連,體長為13~14公哩。雌蛾體色較淡,形態大致與雄蛾同,前、後翅外緣帶極淡,後翅淡黃褐色,體長13~15公厘。
危害狀: 雌蛾產卵塊於葉背靠近中脈處。卵塊酷似魚鱗片,初齡幼蟲囓食玉米心葉,輕者葉片產生許多針刺狀之小孔及長條型食痕,重者葉片自食痕處斷裂。雄花孕穗後,幼蟲群聚在雄蕊上取食花粉,雄花抽出後則蛀入花梗內,或下移至莖上,由節間或葉鞘[1]部蛀入莖內為害,被害植株自蟲孔以上部位常乾枯而倒折,影響產量甚劇。玉米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