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市

根據內政部戶政司統計,2021年底嘉義市戶數約10.2萬戶,人口約26.5萬人,全市人口以西區14.6萬人較多,東區11.9萬人較少。嘉義市歷年人口可見「嘉義市歷年人口統計」,大致 ...

嘉義市

23°28′53″N 120°27′05″E / 23.4812732°N 120.4514065°E / 23.4812732; 120.4514065

嘉義市(臺灣話:

Ka-gī-chhī;客家話: Kâ-ngi-sṳ;鄒語:maibayu)是臺灣的市,位於臺灣南部,地處嘉南平原心臟地帶,全市在北回歸線以北(但極靠近北回歸線[註 1])。嘉義市為嘉義都會區的中心都市。全境除東部屬丘陵地帶外,其餘均為平原,地勢由東向西緩降。外圍由嘉義縣環繞,古名「諸羅山」,係源自平埔族群原住民洪雅族社名之譯音「諸羅山社」[2],清治時期沿用此名設諸羅縣,1704年將縣治遷至此地,又名「桃城」,因興築之古城形如桃而得名[3]。林爽文事件之後,1787年乾隆皇帝下詔改「諸羅」賜名「嘉義」。

嘉義市是阿里山森林鐵路的起點[4],過往曾因林業的發展而繁榮。由於發展歷史甚早,市區內留有不少古蹟,形成重要觀光資源。地方特產方面,則以火雞肉飯[5]、方塊酥[6]、阿里山羊羹、雪花餅、小饅頭、甘藷、鳳梨酥最為人所知。文化活動上,日治時期以繪畫最為著名,曾有「畫都」之美譽,代表人物有陳澄波等人;近年來則以國際管樂節、覺醒音樂祭最為興盛。嘉義市是台灣第一個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低底盤化的城市。

乾隆臺灣輿圖中的諸羅縣城及城外的諸羅山社

嘉義市為臺灣第一個建城的城市,古名「諸羅山」,源自平埔族原住民洪雅族的社名,十七世紀中葉荷蘭文獻記載為Tirosen[註 2]、Tirocen、Tiracen、Tilaocen[7]:232-233、Toelosang[8]等,鄭氏據台時以閩南語音譯寫為「豬羅山社」、1664年《永曆十八年台灣軍備圖》在平地繪有「豬磱山番」[9]:10,清治時改寫為「諸羅山社」。另有民間附會「『諸』山『羅』列」一說,官方1716年啟撰的《諸羅縣志》記載在書尾末節的〈外紀〉中。[註 3]又名「桃城」,因清治時代興築之古城形如桃而名,桃之尾尖,在今中央七彩噴水池一帶,市民慣稱桃仔尾。[3]

諸羅山在古時,為中國大規模移民臺灣之據點之一。由清初的方志以...

相關分類資訊

嘉義縣政府【嘉義縣統計手冊(第44期)】出版書本詳細資訊-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以下是嘉義縣政府【嘉義縣統計手冊(第44期)】書本詳細資訊,包含書本標題、出版商、作者、出版日期、歸類、摘要等:書本標題...

嘉義縣鹿草鄉公所【鹿仔草鄉土行踏】出版書本詳細資訊-適用對象:兒童(6-12歲);青少年;成人(業餘消遺)

以下是嘉義縣鹿草鄉公所【鹿仔草鄉土行踏】書本詳細資訊,包含書本標題、出版商、作者、出版日期、歸類、摘要等:書本標題:...

嘉義縣政府【嘉義縣統計年報(第71期)】出版書本詳細資訊-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

以下是嘉義縣政府【嘉義縣統計年報(第71期)】書本詳細資訊,包含書本標題、出版商、作者、出版日期、歸類、摘要等:書本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