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5日—因此在既有的國有林防災治理工程業務,為了從制度面思考降低工程對環境的破壞與衝擊,從106年起導入生態友善機制,以使工程對環境的擾動降至最小,盡可能 ...
林務局發表《與野共生》圖輯 剖析山林防災治理工程的環境友善努力[1]
2021-06-25
近年來,林務局積極於國有林地治理工程導入友善生態的理念並落實資訊公開與知識轉譯,並在今(25)日舉行《與野共生:國有林區治理工程友善生態圖輯》新書發表會。林務局表示,《與野共生》集結了近年該局致力調和山村安全與生態保全的16個工程案例,是第一本臺灣森林環境防災治理的生態友善工程專書,期待藉由淺白的文字、工程結構圖解及「書中書」的趣味小讀本等用心的編排設計,讓關心治理工程與生態的讀者或是政府工程機關,都能獲取最新的參考資訊,林務局也會從友善生態工程的實作經驗,持續尋求人與自然重修舊好的新境界。
林務局指出,生物多樣性主流化是國家永續的政策目標,林務局近年也努力將生物多樣性內化在所有的工作項目中。因此在既有的國有林防災治理工程業務,為了從制度面思考降低工程對環境的破壞與衝擊,從106年起導入生態友善機制,以使工程對環境的擾動降至最小,盡可能保全原有生物的生存空間,讓生態在最短的時間內復育,在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同時,也力求與自然共存。
林務局強調,生態友善機制的宗旨在於,當工程不行不為之時,如何減少工程對環境的擾動,並找出最適合當地社群與生態環境的工程設計。因此不論是在動物脫困設施、移動通道及棲地營造上,其實都沒有標準答案,而是需要因地制宜,盤點每一個案件所在環境與生態的獨特性,透過多次、多方的溝通、修正和後續監測,逐步找出最佳解方。這些在多次實作中累積出的心得,也是《與野共生》一書要探討及分享的重點之一。
林務局局長林華慶表示,林務局掌理國有林事業區,針對區域內天然災害如土石流或山坡地崩塌可能對山村居民帶來的災害,必須善盡事前防範或災害減輕之責,因此常常必須以工程手段介入始能保全民眾...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與野共生: 國有林區治理工程友善生態圖輯】出版書本詳細資訊-適用對象:兒童(6-12歲);青少年;成人(學術性);成人(業餘消遺)
以下是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與野共生:國有林區治理工程友善生態圖輯】書本詳細資訊,包含書本標題、出版商、作者、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