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機器:後資本主義時代的自我療癒│新聞稿

2021年9月17日—本展嘗試聚焦在情感的探討,展出8組件行為和數位科技的創作,其中2件為全新製作,回顧1970年代以來感性(affect)從身體藝術到多媒體裝置的藝術史路徑, ...

感性機器:後資本主義時代的自我療癒│新聞稿

「感性機器:後資本主義時代的自我療癒」

後疫情時代的感知體驗

 

 

第三屆策展徵件計畫「感性機器:後資本主義時代的自我療癒」自9月18日至12月19日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由策展團隊李雨潔、林瑀希共同策劃,從「感性的藝術史」出發,將展覽想像成一種療癒機器的總體,集邀7組國內外藝術家,包含雷貝嘉.霍恩(Rebecca Horn)、陳慧嶠、陳呈毓、綠橘(Cam Xanh,本名陳清河)、約翰.亞康法(John Akomfrah)、奧拉弗.埃利亞松(Olafur Eliasson) 和朱浩培+李長明等,以沈浸式裝置、詩性語言與行為藝術,嘗試在後疫情時代之下打造一個自我沉澱或釋放情感的場域。

 

後資本主義時代:「感性藝術」與「機器藝術」

在後資本主義時代,各個領域都面臨過度製造,面對媒體奇觀及資訊爆炸,人們逐漸脫離個人感受,失去自我及外界的連結,因各種不確定性而產生感知斷裂,甚至在危機來臨前感到焦慮。「感性」與「機器」看似對立的狀態在展覽中共存,並在不同的機制和編碼當中彼此確立,呈現我們與環境間,不斷變動的緊張與鬆弛狀態。

 

李雨潔表示,藉由本展作品表達不同層次的「感性」,一是透過各種引導情感反應的多媒體裝置,打造一條可以觸動感官知覺的路徑,面對自身的脆弱,如何進行修復與療癒。二是藝術家採取較為冷靜、有距離的方式來銘刻創傷、痛苦、辛勞、失落、與自然間的關係,生產一種情感的藝術歷史(affective art history),藉由這些觸覺、聲音,以及觀看真實的方式,創造一些可被閱讀,並與觀眾心理產生共鳴的情感註記。

 

而本展中的「機器」代表各種感性流動的機制,異物種間的連結——甚至是人類以及人工智慧,不同時空的感性對話。早期在後工業往後現代的過渡當中,機器被視為既能創造人性,也擁有破壞人性的能...

相關分類資訊

臺北市立美術館【感性機器: 後資本主義時代的自我療癒】出版書本詳細資訊-適用對象:

以下是臺北市立美術館【感性機器:後資本主義時代的自我療癒】書本詳細資訊,包含書本標題、出版商、作者、出版日期、歸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