餉潭

餉潭村,位於臺灣屏東縣新埤鄉。名稱來自村莊內的湖泊餉潭,又稱龍潭。主要居民為平埔族馬卡道族,今日村內有近六成的居民為潘姓,以北普宮為信仰中心。

餉潭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餉潭村,位於臺灣屏東縣新埤鄉。名稱來自村莊內的湖泊餉潭,又稱龍潭。主要居民為平埔族馬卡道族,今日村內有近六成的居民為潘姓,以北普宮為信仰中心。

餉潭一地最早荒蕪人煙。據日治時期的調察,鳳山八社茄藤社系統[1]:737的馬卡道族居民因遭逢漢人的壓力,從崁頂社尾附近遷移,一部分遷往港東上里檨仔腳莊(今潮州鎮檨仔里),一部分移往港東中里南岸莊(今新埤鄉南豐村)東方土名想殺莊[2]:78。道光二十年(1840),想殺莊民因遇大水而搬到來義溪河床,形成「新厝仔」聚落[3]。後光緒六年(1880)又因大水毀莊,居民四散至石光見、糞箕湖[2]:78、舊萬瀧甚至東部[3],而約六、七十戶進入餉潭周圍形成聚落[3]。

餉潭此名最早見於西元1894年的《鳳山縣採訪冊》,稱作向潭,據說是由排灣族的名字轉化而來的[4]。此地也受到官府的重視,數年間就成立了社學,盧德嘉《鳳山縣採訪冊》(1894)錄:「附港東、西二里番社學八處:大餉營社一處、向潭社一處...」。

西元1900年2月,鳥居龍藏來到餉潭村,恰巧是餉潭與附近部落聯合跳戲的日子。鳥居龍藏稱餉潭村為附近「平埔十二社」的中心,並記錄下祭儀的過程[5]:310。此活動一直進行到二戰。餉潭的平埔族居民也有部分再遷往南方的新開部落[6]。此地的居民一直到西元1970年代為止,還會與鄰近的排灣族Vungalid部落(望嘉)進行貿易[7]:162。

此地日治時期先屬港東中里餉潭莊,後為潮州郡新埤莊餉潭。戰後隸屬於新埤鄉。

西元1897年,日本政府所做的熟番社數及人口調查中,餉潭被列入港東一帶平埔番社,有五十一戶三百零七人[8]。

戴炎輝,《清代台灣之鄉治》,台北:聯經出版社,1998年. 附錄一 《赤山地方的平埔族》 2.0 ...

相關分類資訊

屏東縣新埤鄉餉潭國民小學【綠野蜥蹤】出版書本詳細資訊-適用對象:兒童(6-12歲)

以下是屏東縣新埤鄉餉潭國民小學【綠野蜥蹤】書本詳細資訊,包含書本標題、出版商、作者、出版日期、歸類、摘要等:書本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