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臺灣歌謠合唱曲集,原文名稱:TaiwaneseSongsforChorus,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869313131,頁數:40,出版社:財團法人邱再興文教基金會,作者:馬水龍 ...
作者簡介馬水龍
1939年出生於基隆,父親許阿枝是傳統的國術中醫,母親馬查某是獨生女,馬水龍於是依據慣例,自小就從母姓,以傳承母系香火。1944年因躲避美軍空襲而遷居九份,天天看山看海的日子成為他終生難忘的鮮明記憶。九份是出產貴重金屬的礦城,山城中的礦坑成為最安全的防空洞,每當聽到警報聲,馬水龍就隨著大家奔向礦坑。戰鬥機俯衝掃射的聲音、此起彼落的驚呼聲、以及母親襁褓中一歲半的妹妹哭號聲,這些恐怖的聲響交織成他生命中第一個難忘的音響經驗。馬水龍家附近有「講古桶」的說書,與廟宇附近的北管戲曲與樂隊的演出,使他從小對於傳統聲響有著濃厚的興趣。
1947年進入安樂國小就讀,並從四年級開始上音樂課,音樂老師發現他喜歡在琴鍵上觸摸,就允許他用學校的風琴練琴,並借給他一本《拜爾教本》,於是開啟了馬水龍的音樂探索之路。而身處山海之間,使得他日後一直喜愛親近大自然,也養成了他特立獨行、嚴謹中不失寬厚的個性。1953年進入基隆水產學校國中部,利用課餘時間學習鋼琴外,還自修音樂理論,這段期間他發展了多元的興趣,包含文學、體育、音樂等等。1956年進入基隆水產學校高中部,因父親過世而中輟學業,為負擔家計而到臺肥一廠做機械工,在此認識了音樂學家李哲洋,他介紹馬水龍隨江明德、江壽寧夫婦學畫,以及就讀國立藝專音樂科的陳懋良學習音樂理論。
1959年,馬水龍考取國立藝專音樂科理論作曲組,副修大提琴和鋼琴。除了隨盧炎學習和聲及對位法,並向剛從法國回來的許常惠學音樂史與當代歐洲音樂新潮流。採集民間歌謠的許常惠經常提醒他不能忘本的精神,主修老師蕭而化也奠定了他日後的西方作曲技巧,這些都是促成馬水龍往後音樂風格的重要關鍵。1964年以第一名成績畢業,任教於基隆市立第四初級中學。1968年,與陳懋良、游昌發、賴德和、沈錦堂、溫隆信五位作曲家共同發起「向日葵樂會」,每年舉辦作品發表會,探索各種創作的可能,其中最著名的曲目為《臺灣組曲》與《雨港素描》(此曲乃是獻給鋼琴家妻子許子珍的結婚禮物。),可惜「向日葵樂會」於1971年因政治風波而停止。1972年,馬水龍獲得西德全額獎金,進入雷根斯堡音樂學院(College of Catholic Church Music ...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合唱曲集】出版書本詳細資訊-適用對象:成人(學術性);成人(業餘消遺)
以下是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合唱曲集】書本詳細資訊,包含書本標題、出版商、作者、出版日期、歸類、摘要等:書本標題:合唱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