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9日—在2、3日的音樂會中,最大亮點恐怕是管弦交響協奏曲《文化頌》,該曲由台灣知名作曲家潘皇龍(1945~)所創作。該取共有五個樂章,潘皇龍擴大了長號、 ...
文/謝平平
今年(2021)是臺灣文化協會成立的一百週歲,台灣第一個交響樂團—國立臺灣交響樂團—2019 年受託創作,催生温隆信第八號交響曲《撥雲見日》及潘皇龍《文化頌》管弦交響協奏曲兩部作品,將在北、中、南舉行五場盛大演出。
第一、二場將在台中霧峰、台南演出,第三、四、五場則在台北、高雄、台中演出,曲目略有不同。
台灣文化協會的起源台灣文化協會在 1921 年由蔣渭水、林獻堂、林熊徵等仕紳共同組成,聲勢浩大,創會前還特意徵得日本殖民政府同意,顯見其做事態度的小心翼翼;該會以「台灣民報」作為推廣文化活動的宣傳手法,從法律、公共衛生、台灣歷史、西洋歷史等議題,包羅萬象。
而台灣的第一個西方交響樂團,則是因政治動機而成立,歸屬在日本殖民政府組織的「皇民奉公會」之下。在二戰如火如荼之際,全力推動台灣民眾配合日本殖民政府的政策,如只能演奏日本歌曲、嚴禁英美歌曲等。
國台交的前前前身該樂團指揮吳成家(1916—1981)出身台北望族,在日本攻讀音樂學位。二戰後,熱愛音樂的他找回團員,組成興亞管弦樂團(1945 年底),自行支付團員薪水,隔年舉行的音樂會對當時惶恐不安的臺灣社會起到了安定作用。
當時的台北市長吳三連十分感動,主動表示願意補助樂團經費,將其歸入台北市政府組織,樂團因此改名為「台北市交響樂團」。
出身鹿港的音樂家蔡繼琨(福建音專創辦者)從重慶來台受命成立交響樂團,他發現該樂團水準高,於是與吳成家商量,將其歸入警備司令部,成為「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交響樂團」(1946 ),後再度改隸改隸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團名也更改為「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交響樂團」。
吳成家則在 1950 年離開樂團,該樂團則歷經省政府數個單位管轄後,成為文化部國立台灣交響樂團。
10月2、3 日|旅德指揮家范楷西X國台交|台中、台南國立臺灣交響樂團【潘皇龍:《文化頌》管弦交響協奏曲【樂譜】】出版書本詳細資訊-適用對象:成人(業餘消遺)
以下是國立臺灣交響樂團【潘皇龍:《文化頌》管弦交響協奏曲【樂譜】】書本詳細資訊,包含書本標題、出版商、作者、出版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