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棲區(臺灣話:Gôo-tshe-khu),舊稱「五汊港」,前身「梧棲鎮」:110,位於臺灣臺中市西部,地處清水平原西側,境內地勢平坦,人口約有6萬人。梧棲區是臺中港 ...
此条目页的主題是臺灣當今的梧棲區。关于日治時期的梧棲,請見「梧棲街」。梧棲區,舊稱「五汊港」[1],前身「梧棲鎮」[2]:110,位於臺灣臺中市西部,地處清水平原西側,境內地勢平坦,人口約有6.1萬人,為原臺中縣部分面積最小的行政區。梧棲區是臺中港所在地,在臺中市都市計劃中屬於臺中港特定區的一部份[3],區內擁有多座臺中港相關設施的建築大樓,同時受到臺中港開發的影響,吸引各間工廠的進駐,因此,境內有台中港關連工業區(部分)以及中港科技產業園區(原為「中港加工出口區」)等工業園區。
梧棲區古稱「五汊港」,係因梧棲區地處牛罵頭溪口五水汊處而得名,而由於乾隆35年(1770年)與泉州府惠安縣獺窟島有進行帆船貿易,港內擠滿接貨物的竹筏,因此又名「竹筏穴」,清領時期之間也有「梧汊港」、「鰲西港」[註 1]之稱呼,直至光緒17年(1891年),取「鳳為吉祥之鳥,非梧桐不棲,非靈泉不飲,非竹實不食」之雅意,將「五汊」雅化為「梧棲」。[4]:46[1]
梧棲區早期屬於平埔族的拍瀑拉族沙轆社活動範圍[2]:86、87,根據森丑之助在明治43年(1910年)發表於《東京人類學會雜誌》的文獻〈關於臺灣石器時代遺址〉,臺中縣境內多處打製石器的出土地點,其中包括梧棲遺址,是梧棲區先民活動最早的紀錄[2]:86。
荷西時期的梧棲區尚未有漢人進入開發,其後明鄭時期稍有漢人足跡,但未有開發記錄。永曆24年(1670年)沙轆社民反亂,鄭氏部將劉國軒率兵討伐,因此有漢人進入梧棲之舉。另外根據《太原堂王氏歷代族譜》,福建省漳浦縣的王氏先祖王國慶自梧棲港登陸上岸,得證梧棲港在明鄭時期已是移民主要登陸點之一[2]:88。
永曆23年(1683年),鄭氏降清。康熙23年(1684年),清朝政府將臺灣納入版圖,行政區劃改為臺灣府一府,諸羅縣、臺灣縣、鳳山縣三縣,自此梧棲屬諸羅縣[2]:103。其後直至康熙中葉時期,已有漢人入墾梧棲[5],當時沙轆社域以南土地肥沃,適合種植水稻,漢人曾向番設購地,但由於梧棲早期屬於原住民的活動區域,因此漢人開墾必與原住民有所交涉[2]:88。康熙60年(1721年),朱一貴事件爆發,清廷遂於2年後(雍正元年,1723年)將舊虎尾溪以北、大甲溪以南之地設置彰化縣,由於梧棲地處該區域內,故梧棲屬彰化縣[2]:10...
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臺中市和平區行政區域圖中文版】出版書本詳細資訊-適用對象:青少年;成人(學術性);成人(業餘消遺)
以下是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臺中市和平區行政區域圖中文版】書本詳細資訊,包含書本標題、出版商、作者、出版日期、歸類、摘...
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臺中市清水區行政區域圖中文版】出版書本詳細資訊-適用對象:青少年;成人(學術性);成人(業餘消遺)
以下是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臺中市清水區行政區域圖中文版】書本詳細資訊,包含書本標題、出版商、作者、出版日期、歸類、摘...
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臺中市梧棲區行政區域圖中文版】出版書本詳細資訊-適用對象:青少年;成人(學術性);成人(業餘消遺)
以下是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臺中市梧棲區行政區域圖中文版】書本詳細資訊,包含書本標題、出版商、作者、出版日期、歸類、摘...
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臺中市清水區行政區域圖中英並列版】出版書本詳細資訊-適用對象:青少年;成人(學術性);成人(業餘消遺)
以下是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臺中市清水區行政區域圖中英並列版】書本詳細資訊,包含書本標題、出版商、作者、出版日期、歸類...